2024年10月28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正式下發關于發布“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平臺(第一批)名單的通知(滬建科信【2024】553號)”,集團與同濟大學等單位聯合申報的“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環境保護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片區有機更新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和“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建筑綠色低碳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并啟動建設工作。這標志著集團在科研技術工程化、產業化、平臺化的又一突破,也是集團技術集成戰略的一項重要體現。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平臺是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領域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引領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提升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創新載體。其中,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技術集成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為重點,主要開展行業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系統集成和應用,主要依托于本領域內科研實力強的骨干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形成自我良性循環發展機制的科技創新平臺。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環境保護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環境保護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依托單位為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上海地鐵監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由同濟設計集團副總裁賈堅任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朱合華任首席專家。平臺聚焦于當前及未來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的重點難題開展研究,建設期內將圍繞敏感環境地下空間的微變形控制、既有建筑擴建地下空間的城市更新、區域地下空間的整合開發、地下空間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和地下空間開發的綠色低碳建造技術等領域的重要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研究,加強行業技術標準的統一、推動裝備研發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環境保護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也將為政府制定未來的發展導向政策提供更為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片區有機更新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片區有機更新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依托單位為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由同濟大學副校長石振明任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設計集團董事長鄭時齡任首席專家。中心旨在聚焦片區有機更新在投資、策劃、設計、建設、運維等全過程模式下的技術創新研究,以片區有機更新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為核心使命,以需求為導向推動技術研發,以市場化機制激發創新活力,以平臺優勢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實現共性關鍵技術的整體協同創新,提出面向全產業鏈技術研發與落地推廣快速復制創新模式,引導學科和專業結構,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持續完善構建涵蓋片區有機更新全流程的技術專利群與技術標準體系,立足本土同時與國際機構保持和發展密切合作,為產業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助力上海城市發展實現從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的重大轉型。希望通過三年的積淀,可以將片區有機更新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成為一個集服務政府智庫、尖端技術創新、新興技術孵化、主流技術共享、專項人才培養為一體的“五位一體平臺”。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建筑綠色低碳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建筑綠色低碳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依托單位為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心面向“碳達峰碳中和”及“綠色低碳轉型”等國家重大戰略,以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科技創新戰略基地為建設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探索產學研聯合攻關的機制,聚集建筑綠色低碳領域共性關鍵技術、高效設備設施及材料、標準體系構建等方向,形成強大的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能力,打造建筑綠色低碳的關鍵技術創新、行業人才培育和成果轉化服務的“三位一體”平臺。
未來,集團將持續聚焦城市更新領域的各類核心機制和關鍵技術,聚焦科技創新重大任務,結合各類項目開展創新性研究,發揮產學研用優勢,助力提升上海城市更新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